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民间小戏研究先后受到政治话语、文学艺术话语、文化话语、遗产话语的影响而形成相应的学术发展阶段。此间,民间小戏作为独立文类的主体地位经历了从模糊混沌到清晰明确的过程,民间小戏的资料建设和史论研究积累推进到历史新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戏研究快速推进,在学科上,呈现出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从多个理论视角展开研究的发展趋势;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从文献研究到文献融合田野调查、文物考证的发展趋势;在研究范式上,从全景式概论性研究走向个案调查研究,从普泛式的理论总结过渡到从具有地方特征的案例中提炼理论;在研究对象上,经历了从戏转向班、从艺转向人、从俗转向民的变化。学界从多侧面和多角度对小戏的民间性、生活性、仪式性等特质展开持续深入的讨论,越来越接近小戏生存的本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