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良渚遗址于2019年7月6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自1992年对良渚古城莫角山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7万m2的夯窝痕迹,但是还没有发现明显的良渚时期的夯筑工具。通过调研、室内土工试验、现场模拟以及考古学的方法对良渚时期的夯筑工具进行探讨,分析夯筑堆土厚度、模拟现场夯窝,判断夯筑时土的状态。结果表明,良渚时期莫角山沙土广场上面的夯窝是由木质集束的圆柱形圆底夯具夯筑而成,夯具长度在1m~1.2m之间,重量为25kg~35kg左右,直径7cm~11cm;夯筑时土的含水率较大,铺土厚度在7.5cm~30cm之间。据目前已有文献记载,良渚时期的集束夯筑技术是南方史前时期发现的最早的夯筑技术。通过研究论述良渚时期夯筑工具,还原夯筑施工技术,为后续开展"土筑金字塔"以及良渚外围水利工程施工的研究提供工具。
-
单位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