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对四川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的51个县1271个乡镇的水环境容量估算,对不同地域的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旨在为震区恢复重建的人口、经济布局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水环境容量选择COD和NH3-N两个指标进行评价,首先利用降雨量、径流系数和径流深等参数评价单元的径流量,再根据水环境质量标准、水体自然背景值等参数估算环境容量;进而在水环境污染胁迫程度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水环境容量区域性差异明显,北部三省交界区域的乡镇容量较高、东南部四川盆地边缘和内部区域的乡镇容量较高、西部的山区乡镇环境容量低;西南部污染胁迫程度较低,环境适宜性较高;西部自然保护区胁迫程度较大,环境适宜性较低;成...
-
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