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痛风是我国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会引起关节组织损伤及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健康。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异常引发的尿酸升高是其发病的生化基础,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控制炎症类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降尿酸类药物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其效果明显,但存在停药后易复发及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中药治疗痛风历史悠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对症治疗的优势,通过降尿酸、抗炎、抗氧化、保护肾脏等发挥治疗作用,其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率低。近年来,有关中药对痛风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多,笔者在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痛风发病机制、中药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实验设计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氧化反应、降尿酸、调节信号通路等方面对中药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痛风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