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以碎米莎草种子为材料,探讨了温度、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分、低温层积及人工老化处理对其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揭示其休眠机制、破除方法及萌发关键环境因子,以期在农业生产中为碎米莎草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碎米莎草为萌发喜光性植物,最佳萌发温度为20℃/35℃或25℃/35℃;(2)碎米莎草存在浅度生理休眠,氟啶酮(FL)和褪黑素(MLT)均可破除其休眠,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P<0.05);(3)碎米莎草种子只在20%PEG重度水分胁迫后萌发率显著下降(P<0.05)并低于50%,所以水分不是限制其萌发的主要因素;(4)碎米莎草在老化168 h后发芽率才低于50%,表明碎米莎草种子有较强的抗老化能力;(5)碎米莎草具有休眠循环特性,低温可诱导其进入次生休眠。研究认为,播种前深耕、播种早播或越年生作物品种是田间防控碎米莎草的有效方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