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CT冠脉造影斑块性质变化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根据CT冠脉造影结果判断冠脉斑块性质分为软斑块组26例、钙化斑块组39例、混合斑块组31例。分离患者外周血血清,测定血小板活性化因子、P选择素、sTLT-1、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白细胞介素-17A(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血清血小板活性化因子、P选择素、sTLT-1水平明显高于钙化斑块组,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钙化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软斑块组血清血小板活性化因子、P选择素、sTLT-1水平明显高于混合斑块组,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混合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血清TG、TC、LDL-C、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钙化斑块组,软斑块组血清TG、TC、LDL-C、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混合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血清HDL-C分别为(0.94±0.26)、(1.48±0.30)mmol/L明显低于钙化斑块组(1.48±0.30)mmol/L,软斑块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混合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血清IL-17A、TNF-α、IFN-γ、sICAM-1水平明显高于钙化斑块组,软斑块组血清IL-17A、TNF-α、IFN-γ、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混合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CT冠脉造影斑块性质变化与血小板集聚、脂代谢紊乱和异常炎症反应明显相关。
-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