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礼治与法治是古代中国常被人对比的两种治国方法,然而追溯其源,礼治与法治在最初并不是截然对立的,造成后世以变法为变礼为法的关键,应该是刑律的公布与大量岀现。后人说商鞅"改法为律",其主要原因当是商鞅将刑罚转换为军律,或者说以军律统属赏罚。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荀子入秦参观,称赞秦国风俗几乎"治之至",但认为因无儒,故不可王天下。然而当时人多认为儒术无助于治国。这是因为以军律统治国家,使老百姓被军队化,礼义廉耻围绕农战而展开,传统意义上的仁义道德没有了可以实行的基础。汉承秦制,儒生批评秦法的残暴,有些夸大,但后来儒术成为了统治思想,阳儒阴法成为了后世主流的统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