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江西省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多样性

作者:钱磊; 李言阔*; 李佳琦; 万雅琼; 罗会潭; 吴治明; 卢建; 王振宇; 丁红秀; 钟毅峰; 邵瑞清; 申锦; 塔旗; 李安梅
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 38(07): 890-896.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21.0459

摘要

为研究江西省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多样性,于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期间共布设60个相机监测位点,覆盖60个公里网格,累计29 809个相机工作日,共拍摄到8 167张独立有效照片,鉴定出16种野生兽类和49种野生鸟类,分别隶属4目11科和9目19科,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重点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3种;易危种(VU) 3种,近危种(NT)2种。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前5位的兽类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鼬獾(Melogale moschata)、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野猪(Sus scrofa)和果子狸(Paguma larvata);排前5位的鸟类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华南斑胸钩嘴鹛(Erythrogenys swinhoei)和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此次调查记录到的红腿长吻松鼠、绿翅金鸠(Chalcophaps indica)、大鹰鹃(Hierococcyx varius)等11个物种为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种。区内海拔>700~1 000和>1 000~1 300 m区间的物种较多(均为48种),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中的物种最丰富(分别有55和49种)。此次调查结果丰富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为后续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和保护管理奠定了基础。

  • 单位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西师范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