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理”论与知识范式的转变

作者:张翔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5(03): 30-41.
DOI:10.19925/j.cnki.issn.1674-2338.2023.03.002

摘要

《大同书》吸纳了近代社会科学的新知识体系,不再依托阐释孔子学说来展开。去苦求乐的人道论与“公理”意识,是康有为《大同书》论证大同的两条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的进路。这两条脉络的交汇处,是对“界”与“去界”的分析。“界”是对世界诸苦的原因的分析,“去界”则是去苦求乐的关键环节,是大同公理显现的时刻。九界分别“去界”的分析,通过中西比较分析展开,构成了《大同书》全书的骨架。《大同书》在晚清民初学术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这一分析结构带有初步的、较为系统的社会科学架构的特点,堪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东西方文化论战的前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