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萧红作品的“儿童视域”和独特小说结构长期受到学界的关注。以《呼兰河传》为代表,从视角的选择上来看,萧红选择的“儿童视域”角度,用统一的语气和语态来塑造认知性视角和感知性视角,对于叙述者和观察者身份的把控使得其作品呈现出“蒙太奇”的色彩。在空间的角度上,萧红着重以“地域化”特色和“内视点”表述进行塑造,使得作品的物理场景空间和心灵文化体验得以产生和发展,并以“桔瓣式”的空间排布,使分散的空间形成内在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