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开设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是美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从目前情况来看,音乐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机构已实现完全普及,不过专门的教材数量有限,自选自编较普遍。同时,不少高校的音乐通识教育存在形式刻板、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针对性不足、系统性有限等缺陷和不足,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音乐教育课程发挥积极作用,导致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既有部分高校缺乏应有重视,也缘于高等教育领域中应试教育残余影响。故新时期高校通识课程要基于文化自信发展背景下开展创新工作,既要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制度供给;又要立足本地、实事求是、汲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营养;还要跨类别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构建立体美育机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