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近视学龄儿童给予合理矫治后眼动参数的变化,试图调查近视发生的机制并找到矫治青少年近视的最合理方法。方法:争取家长同意后,选取50例712岁未合理矫治的近视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视力<0.8,未合理矫治包括未给予规范的散瞳验光、过矫或欠矫、眼镜相关参数不合理。并给予未合理矫治儿童进行合理矫治,包括给予规范的散瞳验光;给予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每次12滴,每日3次;调整眼镜在合适的范围。矫治6mo后使用综合验光仪测量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结果:不合理矫治组矫治前后的正相对调节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负相对调节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矫治能够保存更多的调节储备,进而缓解近视的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