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使用动态心脏体模中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模型评价能谱CT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将3根冠状动脉体模(内径3 mm)沿长轴方向固定于动态心脏体模上,每根冠状动脉体模残余管腔直径剩余率依次为75%、50%、25%。使用宝石能谱CT扫描机分别对动态心脏体模行能谱模式(GSI)和普通轴位扫描(AXIAL)2种方式的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TCA)。利用GSI处理/重建平台获得40140 keV、间距为10 keV的11组单能量图像及AXIAL图像。分别在血管轴位(横断面)上测量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模型直径及残余管腔的直径,并计算残余管腔直径剩余率(%)。比较GSI与AXIAL 2组图像在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模型残余管腔测量上的差别。使用Bland-Altman检验评价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残余管腔直径剩余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结果 40140 keV单能量图像之间在测量不同狭窄程度的残余管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GSI(70 keV)图像与AXIAL图像比较,两者在测量残余管腔为50%的冠状动脉模型的残余管腔直径剩余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7,P<0.05)。以真实狭窄率作为标准,GSI(70 keV)图像测量残余管腔直径剩余率的平均差异与AXIAL图像的平均差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60,P<0.01)。结论 GSI单能量图像(70 keV)测量冠状动脉体模残余管腔直径剩余率的一致性稍高于AXIAL图像。
-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