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7年四川省绵阳市城区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华*; 张先德; 鲁新华; 贾梅; 李云龙; 刘平; 黄铮铮
来源:医学动物防制, 2019, 35(04): 343-345.

摘要

目的通过对绵阳市近年蚊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绵阳市蚊虫种群分布、季节变化、生境分布等情况,为绵阳市开展相关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方位分生境分别布点,选择的监测点基本固定。采用诱蚊灯法于每年4~11月开展监测,每月一次。结果共捕获2亚科4属5种蚊虫共计16 107只,平均密度为1. 05只/(灯·h);其中致倦库蚊占64. 46%,各生境中牲畜棚蚊密度监测最高,为1. 76只/(灯·h); 6月平均密度最高,达2. 08只/(灯·h)。结论绵阳市城区蚊密度整体处于低水平,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6~7月为绵阳市城区蚊密度最高峰,农户和牲畜棚密度高于其他生境。在开展蚊虫控制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