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产妇产后行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我院74例产妇分为试验组(37例,应用产后康复治疗)、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产后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康复效果、CVFSFI总分、治疗前后肌纤维情况变化、盆底肌平均电压值、最大电压值、腹直肌分离距离、SAS评分、HAMD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对照组(81.08%,30/37),P <0.05;试验组催乳有效率(100.00%,37/37)、子宫复旧治疗有效率(94.59%,35/37)均比对照组高,P <0.05;试验组CVFSFI总分(22.11±2.84)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经治疗试验组Ⅰ类肌纤维(10.21±0.23)μV、Ⅱ类肌纤维(11.19±0.17)μV,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试验组盆底肌平均电压值(17.58±4.13)μV、最大电压值(24.28±5.54)μV、腹直肌分离距离(1.46±0.22)cm,较对照组更优,P <0.05;经治疗,试验组SAS评分(33.57±2.47)分、HAMD评分(18.59±1.38)分,均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 产科产妇分娩后,合理运用产后康复治疗措施,能够使产妇的盆底肌、腹直肌功能以及性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康复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