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作为有秩序的社会控制,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承担着较大的社会工程任务。法律制度与法律信仰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元素,其中法律制度在多样利益冲突中,从社会管理与政治层面,为环境治理提供了保障,对环境治理作出了系统化设计。而法律信仰则利用环境治理主客体对于法律的认同感’ 敬畏感、信服感,养成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规则意识,进而提升环境治理的治理与效率。因此,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性与引导性作用,推动法律有效实施于环境治理。环境的治理需要法律的规范与制约,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框架已基本形成,诸如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不断优化与完善,促使我国生态环境法律立法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法律法规通过明确行政、刑事、民事责任,在环境违法行为管理、区域污染防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环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