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7A与晚期胃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01月至2021年10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8例应用免疫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治疗前外周血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7A的检测数据。用t检验分析影响患者细胞因子的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组别间DCR和ORR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白介素6、白介素10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7A与无进展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年龄、PD-L1水平、MMR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晚期胃癌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在预后分析中,IL-6(HR=2.593,95%CI:1.470~4.572,P=0.001)、IL-10(HR=0.384,95%CI:0.197~0.747,P=0.005)、MMR状态(HR=0.103,95%CI:0.039~0.274,P<0.001)、PD-L1水平(HR=0.229,95%CI:0.106~0.497,P<0.001)是晚期胃癌患者免疫治疗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外周血IL-6水平、IL-10水平可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免疫治疗的PFS,未来或许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临床筛选免疫治疗获益患者。
-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省肿瘤医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