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陕西省各市(区)畜禽粪肥资源现状及其替代化肥潜力,旨在为陕西省各市(区)粪尿资源化利用、化肥减施目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文献资料和统计学方法,借助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表达,估算畜禽粪尿产生量、养分量,分析畜牧业环境承载力及单位播种面积替代化肥潜力。【结果】2000—2018年陕西省畜牧业粪尿产生量为:牛>猪>羊>家禽。2018年,陕西省不同市(区)畜禽粪尿产生量、来源不同,存在地域性特点。陕西省、各市(区)单位播种面积畜禽粪尿负荷量警报值r<0.4,为Ⅰ级,对环境无污染风险,即在不考虑化肥施用、秸秆还田的前提下,粪尿养分资源可以安全、高效、充分消纳。陕西省畜牧业粪尿养分可替代同期化肥施用量的9.57%。因关中地区、延安市化肥减施任务重,且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养分丰富,故考虑以畜牧业粪尿养分与秸秆养分相结合的方式替代化肥;其中,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充分利用当地畜禽粪尿和秸秆养分,陕南地区的畜禽粪尿与秸秆养分对应转施于渭南市,榆林市的畜禽粪尿养分对应转施于咸阳市,榆林市的秸秆养分对应转施于延安市,则可分别降低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渭南市、咸阳市、延安市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15.84%、16.17%、24.33%、28.88%、28.80%、41.18%。【结论】通过科学分析各市(区)畜禽粪肥资源结构和总量,依据区域协作、就近消纳原则,可提高陕西省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实现化肥减施。
-
单位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