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与目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癌基因,是EGFR突变型肺癌精准治疗的主要靶点之一。虽然有许多关于单一肿瘤的报道,但尚无关于EGFR突变、过表达、扩增、DNA甲基化及其在多种不同癌症中并存的临床相关性的综合分析。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EGFR改变谱图及其治疗和预后意义,填补该领域空白。方法我们分析了癌症基因组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涉及的32种癌症类型、11,314例患者的EGFR基因改变(突变和扩增/缺失)、异常表达和DNA甲基化情况。比较了不同肿瘤类型间的突变频率、基因组位置分布、功能影响和临床靶向治疗的意义,并分析了它们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在不同肿瘤中,EGFR改变率、功能域的突变位点、扩增、过表达和DNA甲基化模式均有很大差异。在所有肿瘤中,总体突变率相对较低。多发于肺癌,可靶向治疗的突变主要在PkinaseTyr结构域中。改变频率最高的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但主要为基因扩增和靶向治疗效果较差的Furin-like结构域内突变。脑低级别胶质瘤通常为EGFR基因扩增和表达增加,且预后不良。虽然结肠和胰腺癌的EGFR突变很少,然而EGFR高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短显著相关。鳞状细胞癌(无论发生在头颈部、肺部或食管)均表现出相似的特征,改变率为5.0%,以基因扩增为主,EGFR表达增加,且与患者的生存期短相关。在某些癌症中,DNA甲基化与EGFR表达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EGFR改变类型、频率、在功能域的分布和表达因癌症类型而异。虽然PkinaseTyr结构域突变对于治疗选择更为重要,但扩增或失调引起的表达增加会影响更多类型的肿瘤,并导致预后更差,因此需要对EGFR驱动的肿瘤采取新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