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无创性肢体缺血预处理(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效果以及NO和ET-1的变化。方法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缺血预处理,直接止血2、3、4 h;实验组经过缺血预处理后,于第2天分别止血2、3、4 h。依次于恢复肢体血流(再灌注)后1、3、7、14 d时抽取血液检测ET-1、NO的水平。结果大鼠体内NO和ET-1在第1、3、7、14天内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实验组NO在第3天缺血4 h时达最大值,对照组NO在第7天缺血2 h时达高峰;实验组ET-1在第7天缺血3h时达最大值,对照组ET-1在第3天4 h时达最大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O在大鼠血液中第1、3、7天的含量在缺血2 h和3 h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4天时,仅缺血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ET-1在大鼠血液中第1、3、7天的含量在缺血各时间段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4天时,仅缺血3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改变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NO与ET-1的水平。
-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