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胆管周围血管丛在胆道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及胆道易受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无热缺血组(W0组);10 min热缺血组(W 0组)。分别在冷保存后(即0 h)及移植肝再灌注后6,24 h,3,7,14,30 d获取标本。每个时间点6只。检测各组血中ALT,GGT,TBIL。并取肝组织行连续切片,分别利用CK19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标记胆管上皮细胞和血管,计数每个汇管区胆管、血管、伴有血管的胆管、不伴有血管的胆管以及孤立的血管数。结果W10组GGT,TBIL比W0组GGT,TBIL高于S组的时间更长,且ALT恢复至S组水平较GGT,TBIL更早、更快。W10组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胆管结构破坏程度、汇管区纤维化,比W0组及S组更严重。电镜下可见,W10组胆管周围血管丛内微血栓形成。肝移植术后6,24 h,W10组移植肝汇管区血管数量较W0组及S组明显减少。虽然术后24 h胆管即开始明显增生,但直到术后14~30 d,W10组血管数及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才较W0组及S组增多。结论移植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致胆管周围血管丛微血栓形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导致胆管微循环障碍,以及胆管周围血管丛再生明显滞后于胆管再生,这些可能是胆管易受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