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讨了索隐派的学术渊源、诠释语境和择《易》缘由,并以例证的方式分析了其索隐《易经》的手法,包括拆字解析、人物类比、卦象启示相比附以及诠释性翻译,同时以麦格基的翻译为例,考察了索隐式解经法如何在新教传教士的典籍解读和翻译中延续下来。文章提出,索隐式解经法是理解者的宗教前见对文本意义的规范结果,也是基于社会现实的理解之应用性因素的体现。在评价索隐法的时候应该秉持历史主义精神,避免以今非古。
-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