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免疫抑制性肺真菌病的影像诊断

作者:施裕新; 张志勇; 朱莹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12, 27(9): 930-931.
DOI:10.3969/j.issn.1000-0313.2012.09.001

摘要

1.提高免疫抑制性肺真菌病诊断意识 随着AIDS的流行、癌症治疗的改进、器官移植及免疫抑制治疗的开展,免疫抑制患者明显增多,这些人群更易受到真菌等多种病原体的感染,导致相当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了解免疫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预测最可能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轻度免疫抑制者,如年老、嗜烟、酗酒、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结核患者,半侵袭性曲霉菌是主要的感染病原体之一[1-5].严重免疫抑制主要为造血干细胞、器官移植及AIDS患者[1-4].在造血干细胞抑制的初期(术后30天内),中性粒细胞计数<500/mm3,真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其中耶氏肺孢子菌、烟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常见,新型隐球菌、毛霉菌和地方性真菌较少见.中性粒细胞持续减少两周以上,曲霉菌、念珠菌等机遇性致病菌可引发致命性感染[6-7],这一时期细菌也可是发病的致病菌.CD4<200/mm3的AIDS患者真菌感染概率明显增加,CD4细胞数越低,感染发生率越高.因此,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应强化肺真菌是免疫抑制患者常见病原体这一概念.

  • 单位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