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20至30年代,随着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日趋深重,历史学界对国家、疆域、民族等问题的讨论亦日益激烈。在此期间,蒙文通综合民族、文化、地理等维度,提出了“三系说”“中华民族东来说”及“民族移住与融合”等重要理论,建立起独具特点的古代民族论述体系。这些论述的提出,不仅试图回应当时颇受争议的各类学术议题,也展现了蒙文通以史学研究来承担重建国族认同、振兴中华重任的期望。因此,重新梳理蒙文通民族史观的建构过程,分析学术背后的时代风潮,不仅有益于理解蒙氏研究所蕴含的国族自信、民族历史、国家认同的面向,也对考察经典淡出之后的近代学术界如何接引传统学术、塑造现代民族史观等问题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