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佛解庄”是庄子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阐释方式之一。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徒借鉴《庄子》哲学以翻译佛经、阐发佛理。在庄佛互渗的思潮中,“以佛解庄”具有天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可行性。自东晋支遁肇其端,唐代成玄英绍其续,后世很多学者征引佛经、佛理以解读《庄子》,“以佛解庄”者代不乏人,如林希逸、陆西星、释德清、袁宏道、袁中道、刘凤苞、杨文会、章太炎等。他们通过庄佛思想的对比互证,从以佛经义理附会《庄子》到融合庄佛以敷陈篇章大意,再到引入佛教思想以寻求《庄子》审美境界的突破。总体来说,“以佛解庄”抬高了佛教的学术地位,有助于儒、道、释三者的交流与对话,在异质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中,“以佛解庄”加速了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历程。
-
单位常州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