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凸(DLS)椎旁肌横截面积和脂肪化程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0年3月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DLS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腰椎X线片、MRI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LL)、腰椎冠状位侧凸Cobb角、腰椎顶锥旋转畸形分级、椎旁肌横截面积(CSA)及脂肪化程度、椎体CSA,并比较研究组患者腰椎凸侧和凹侧椎旁肌CSA及脂肪化程度。结果研究组LL低于对照组,腰椎冠状位侧凸Cobb角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腰椎顶锥旋转畸形分级1级33例,2级25例,3级10例,4级2例;对照组患者均无腰椎顶锥旋转畸形。研究组竖脊肌CSA、多裂肌CSA、腰大肌CSA低于对照组,椎体CSA、椎旁肌脂肪化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腰椎凸侧竖脊肌CSA、多裂肌CSA、腰大肌CSA高于腰椎凹侧,腰椎凸侧椎旁肌脂肪化程度低于凹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DLS患者椎旁肌CSA及脂肪化程度高于无DLS者,且腰椎凸侧和凹侧椎旁肌CSA及脂肪化程度亦有明显差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椎旁肌群退行性变程度了解腰椎退行性变情况。
-
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