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作者:卢文洁; 王艳青; 孙道旺; 尹桂芳; 王莉花*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22, 35(01): 98-104.
DOI:10.16213/j.cnki.scjas.2022.1.013

摘要

【目的】研究明确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荞麦褐斑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孢子形态及分析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对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的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菌株S62R5的rDNA-ITS序列长度为553 bp(登录号:KR002908.1),与稻黑孢菌菌株(登录号:EU529994.1)的同源性达100%。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PSA,最适菌丝生长温度25、28℃,致死温度为53℃,10 min;菌丝适宜生长的pH为5~9,最适pH为6;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氯化铵。【结论】引起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稻黑孢菌(Nigrospora oryzae)。

  • 单位
    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