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可溶岩分布区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是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地质问题之一,同时岩溶含水层利用与保护也是当前的科学研究热点。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与岩溶发育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钻探资料,系统总结了惠州地区的岩溶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惠州地区的碳酸盐岩沉积受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共同控制,有祼露型、覆盖型和浅埋藏型3种类型,以覆盖型和浅埋藏型为主。岩溶发育带分布标高有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主要受当地侵蚀基准面控制,强岩溶发育带相对埋藏深度集中在地面以下150 m范围内,并具有多层结构,垂向上岩溶发育带标高主要为-120~+115 m,埋深为0~250 m,主要分为3层,其中溶洞发育埋深介于0~50 m的溶洞占60.2%;发育埋深介于50~100 m占26.6%;发育埋深介于100~150 m占13.2%。研究成果可为惠州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以及重大工程选址建设、岩溶塌陷防治和岩溶热矿水资源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