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基本情况、制订人员及工作组构成现状,以期为合理组建我国指南制订工作组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 4个数据库,并补充检索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香港期刊在线、港澳期刊网、澳门期刊论文索引和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经筛选后,对纳入指南的基本信息和制订人员数量、分组、单位、专业及学科等方面信息进行提取、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共226篇,中、英文语种比例约为4∶1,70%以上的指南由学会和协会主导制订。每篇指南的制订人员中位数为38(22,54)人。指南制订工作组的名称共194种,其主要名称为"专家组"(43/187,23.0%),但缺少对其具体职责和分工的明确定义与解释。报告制订人员专业的指南占比35.4%(80/226),多数指南制订人员专业单一(49/80,61.3%),且多为临床专业(72/80,90.0%)的单一学科(46/72,63.8%),仅6篇指南有循证医学方法学家参与制订。制订人员单位以医院为主(6073/6637,91.5%),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的医院占比为27.3%。结论 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在制订人员数量、职责、组别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不规范性,以及报告的不充分性。建议未来我国指南制订人员应遵循指南制订的方法学要求,成立人数合理、分工明确、具有多学科和地域代表性的工作组,并在撰写指南时,进行充分的报告和说明。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兰州大学;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