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讨论现有施用操作在解释汉语“给予”类与“取得”类双宾句非主目语移位(A-bar movement)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一个新方案。本文指出,汉语两类双宾句因为动词的及物性差异具有不同的生成机制,即“给予”类双宾句归属于Paul&Whitman (2010)的提升施用结构,而“取得”类双宾句归属于Pylkk?nen (2002)的High-APPL施用结构。在Chomsky (2000, 2001)的语段理论下,轻动词v是语段,而施用中心语不是语段。因此,在汉语“给予”类双宾句中,只有移位至Spec-vP位置的直接宾语才能非主目语移位至Spec-CP,而在汉语“取得”类双宾句只有移位至Spec-vP位置的间接宾语才能非主目语移位至Sp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