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不能让其消失,乡土文学也不可能终结。未来乡村处在一种现代化境域中,既具有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现代性,又赓续乡土文明的历史传统。由此,未来乡土小说要有效地书写乡村现实,在创作范式上有更新之必要。作家可由乡村批判立场转变为建设性地思考乡村未来、探寻乡村出路;审美风格不必固化地沉湎于"衰败沉郁"或者"优美牧歌"两种类型,可转向为想象乡村的美好未来的乐观基调。农民形象有必要打破过去定式,塑造更具未来特征的现代的"新农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