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目前情境,安宁疗护家庭会议是一个新的"活动类型"和"话语类型"(Levinson,1979;Sarangi,2000)。本研究基于互动语料,呈现我国情境中安宁疗护家庭会议的结构、互动中的主要问题和主持医生的沟通策略。语料来源为北京市安宁疗护试点某医院安宁病房模拟家庭会议。研究者依据"活动类型"和"话语类型"框架,对会议录音文字稿做了话语分析。结果显示,会议结构主要包括:(1)开场;(2)沟通病情;(3)商议照护目标及方案;(4)收场。主要问题包括:就临终照护,病人与家属意愿不一致、家属之间意见不一致、出现无关议题等。医生的主要沟通策略包括:区分意愿主体;邀请家属对决策意愿主体做优先排序,使病人意愿得到充分重视;询问未发言者,确保每位成员的声音被听到;将讨论议题聚焦于病情沟通和照护目标,排除其他话题;对照护方式提供参考信息和建议等。研究揭示了在"善终"问题上,安宁疗护家庭会议这一新兴话语类型、话语实践与我国传统文化和话语惯习之间的张力,以及可能的对话空间。
-
单位北京大学; 北京市海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