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工业时代的人类聚居,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循环是闭合的,链接是在地的,自然系统对人类生存方式也时刻进行着反馈。进入到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资源循环和平衡不再限于当地,而是纳入了全球化的网络。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急剧衰退对人类的反馈与惩罚,也是异地的、失效的。城市所处的环境拥有的水资源和能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而地域的地形、地质等也决定了城市所适合的空间规模和格局。我们急需一种新的城市规划范式,使我们所策划的空间与这些重要的数据对应起来。这种对应关系,也需要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自我调整与更正,使城市具有弹性,更能抵抗自然灾害、资源短缺和各种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在大数据越发普及的语境下,参数化在大尺度的城市分析与设计中则显示出越来越突出的优势,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议题。本文将通过重叠城市的案例,展开参数化工具在大尺度城市规划实践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