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去世时,较为年轻。从孔子时代开始,颜回早逝的原因就已被讨论;自西汉末年开始,气候变化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增多,由此引起时人对寿命问题的关注;到东汉时期,讨论颜回早逝的频率与论者越来越多,这反映出了思想界的某种变化。在早期道教徒的眼中,早逝者对生者不利,故而在墓葬中常采取某种措施,隔离生者与早逝者的关系。民间下层民众的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汉代精英阶层,对颜回早逝问题的讨论逐渐深入,讨论的议题开始转向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