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南岛岸礁的造礁珊瑚代表性种类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是环境适应性较强的块状产卵型珊瑚。探究其遗传结构和连通性将有助于揭示其海南岛岸礁集合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格局和幼虫迁移路径,进而阐明海南珊瑚礁的恢复潜力。本研究通过11个P.lutea微卫星标记来分析10个海南岛岸礁地理群体和1个西沙群岛(XsR)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整体上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平均等位基因丰度Rs (allelic richness)为2.8±1.3 (八所群体, Bs)-3.7±1.7 (邻昌礁群体, LcR),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1(铜鼓岭群体, Tgl)-0.54 (大铲礁群体, DcR)和0.50 (雷公岛群体, LgI)-0.64 (海尾群体, Hw)。除海南岛东部龙湾群体(LwR)、大洲岛群体(DzI)和西部的八所(Bs)、大铲礁(DcR)群体之外, 7/11的地理群体均呈杂合子缺失。海南岛岸礁澄黄滨珊瑚P. lutea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显示,集合种群分为北东南遗传连通带和西岸两支,支间遗传分化显著。前者包括北岸的雷公岛群体和木栏头群体、东岸的大洲岛群体,以及南岸的鹿回头和八所群体。由于珊瑚幼虫随海流迁移而形成的有效的基因流,消弭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分化。而西岸群体因北部湾沿岸海流交换不畅,与外部的基因交流受阻。西岸的海尾群体与西南部的八所群体间尽管相距不足50 km,但遗传分化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昌化江径流形成的盐度波动和悬浮沉积物的隔离作用。同样,铜鼓岭群体因处于铜鼓岭岬角内波影区,其南部八门湾径流或限制了它与东岸群体的基因交流,因而呈现近交、低杂合度和非随机交配特性。此外,或由对离岸礁坡环境的趋同适应,东岸龙湾群体与西岸的离岸岛礁邻昌礁群体、大铲礁群体和海尾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更高。以P. lutea集合种群为代表的海南岛珊瑚岸礁有着相对充沛的基因交流,且因受海流、径流及复杂岸礁环境影响而形成了多层次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格局,这构成其应对外界胁迫的主要自然恢复力。西沙群体与海南岛岸礁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大,呈现显著的地理隔离。西沙七连屿可能由于自身珊瑚礁健康状况的衰退而丧失了对海南岛珊瑚幼虫的补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