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既往对易代之际地域诗歌的研究,或采用文学史观,强调对构成诗歌的各个要素历时嬗递的考察;或选择文学地理学,突显诗歌与地理空间的错综关系。而态势视角则同时容纳时、空二维,重在探讨诗歌在急遽变化的政治形势、多元中兼具共性的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下的历时变迁与共时面貌。聚焦明清之际江南诗歌,其总体特征表现为士人群体政治身份明显分化后形成的对内类型化与对外异质化,书写内容从自我意志、日常生活的呈现转向对王朝盛衰、民生疾苦的感喟,诗艺上体现为对意象、典故、色调、隐语等手法的考究。探赜明清之际江南诗歌的路径,关键在于将其放置于明前中期、晚明、清初期三个时段的交叉对照,以及江南内部不同府县与其他较具特色区域的交相对比,从而勾勒出江南诗歌在清初政治罅隙中的复杂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