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种质退化是当下河蟹产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科研单位和养殖户逐步认识到选用大规格亲本(雄性:≥200 g;雌性:≥150 g)所育苗种在后续成蟹养殖上的优势,纷纷推荐和选用大规格亲本苗种,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次基于卵巢比较转录组(大规格与一般规格)探讨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本潜在的分子优势。结果表明:2组共检测到8 772个差异表达基因(5 307个上调,3 465个下调),其中43个常见差异基因出现在与生殖、免疫和生长相关的15条通路中。经qRT-PCR验证,对其中9个相关基因(包括TRINITYDN13931c0g1、TRINITYDN1908c0g2和TRINITYDN6686c0g1)开展进一步研究。这些被证实的常见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凋亡、胰岛素信号和mTOR信号等途径。为进一步探讨利用大规格亲本遗传育种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并在生长、繁殖和免疫方面指出了利用大规格亲本育苗潜在的分子优势,不仅可以丰富甲壳动物繁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而且可为今后河蟹大规格优质苗种的推广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