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经胸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张凤文; 欧阳文斌; 张大伟; 郭改丽; 刘垚; 逄坤静; 李守军; 潘湘斌*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 31(11): 826-828.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6.11.007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动脉鞘管在经胸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健康雄性小猪, 自1月龄开始每日口服富含胆固醇(0.5%)的食物及维生素D2(100 000 IU/d), 2个月后通过经胸超声测量主动脉瓣压差。选取16只主动脉瓣压差>30 mmHg(1 mmHg=0.133 kPa)的小猪, 按中心随机方法随机分为A、B 2组, 每组8只, A组采用新型动脉鞘管, B组采用传统动脉鞘管。2组小猪经胸骨正中切口, 经升主动脉插入动脉鞘管行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结果 2组小猪均成功实施经胸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术前A组主动脉瓣压差为(41.3±3.9) mmHg, B组为(40.6±3.5) mmHg,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 P=0.74)。术后2组小猪主动脉瓣压差均明显下降, 分别为(12.5±1.6) mmHg和(12.8±1.9) mmHg,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3、 23.79, P均<0.001)。A组导丝通过主动脉瓣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4±2.6) min比(27.4±4.6) min, t=5.88, P<0.001]。A组误入冠状动脉的次数(1比10)及发生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损伤的例数(0比5)明显少于B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3、-2.219, P=0.029、0.027)。结论经胸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方法。应用新型动脉鞘管行经胸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较传统动脉鞘管更安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