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内阁小红绫本清太宗至世宗朝《实录》中,夹有一批纸张形制和书写规则大抵相同的浮签。它们可能与《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的编纂有关,功能在于“检出”,即纂修官在通阅五朝《实录》时每发现一处外藩事迹,就按照一定格式记录在浮签上,再将其夹在《实录》相应位置,以备抄缮“底册”。这或许是为应对修书困境、提高效率所作之变通。这批浮签的发掘,将有助于厘清国史馆利用《实录》修书之程序,深化对官修史籍成书过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