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菌群特征及其与肠黏膜肥大细胞(MC)活化的关系。方法收集IBS患者25例(IBS组)和健康受试者13例(对照组)的结肠黏膜标本,其中IBS腹泻型15例(IBS-D组)、IBS不定型10例(IBS-U组)。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肠道黏膜菌群及丰度,Alpha多样性分析评价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肠黏膜MC数量及活化情况(MC脱颗粒),分析IBS患者肠道黏膜菌群与肠黏膜MC活化的关系。结果各组肠黏膜菌群在门水平占比前三位均为变形菌、厚壁菌、拟杆菌,肠黏膜菌群多样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BS-D、IBS-U组在属水平中毗邻贫养菌丰度低于对照组、泰氏菌丰度高于对照组(P均<0. 05),IBS-D组中互营烃降解菌、卟啉单胞菌、大理石雕菌、心杆菌丰度高于IBS-U组、对照组(P均<0. 05)。各组M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BS-D组与IBS-U组MC脱颗粒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IBS-D组与IBS-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BS组肠黏膜MC脱颗粒率与毗邻贫养菌的丰度无明显相关性(r=0. 113,P> 0. 05),与泰氏菌的丰度呈正相关(r=0. 723,P <0. 01)。结论 IBS患者肠道黏膜菌群以变形菌、厚壁菌、拟杆菌为主,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变化,部分菌群丰度发生改变,且不同亚型肠黏膜菌群丰度变化不同; IBS患者肠黏膜MC脱颗粒率明显升高,且与泰氏菌丰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 单位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