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顾文学史和理论史,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真实"与"虚构"这一对概念在文学活动中互相制衡、互相依托、并行发展的脉络。在放弃绝对真实的文学追求后,人们逐渐发现"虚构"可以有力地兼顾文学的手段和作用,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特权"。文学意识到这一点后,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刻意与"真实"保持距离。但是,人类总是情不自禁地在某些时刻折返回来,对某种"真实"发出责问。特别是当我们无法处理一个虚幻飘渺的所谓"真实"概念时,理论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从"虚构"的角度切入对"真实"的论述。不可否认,在文学活动中追求真实或真实感的同时,虚构一直是天平另一端等重的砝码。而现在,随着"文学"这个概念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时代,我们总该——甚至是不禁惶恐地追问:真实与虚构的伦理是否会被某些新的媒介改造甚至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