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悼亡诗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数量繁多,亦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不断地吸引着学者对其的审视与解读。悼亡诗历来被视为抒情诗的一种样式,学界也偏重阐发其抒情的一面。实际上悼亡诗是典型的因事而作的诗,叙事性必然也是悼亡诗的重要特性。在"事"与"情"的表达上,回忆是悼亡诗最常见的手法,多直接记述亡妻品行和生平事迹,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大型组诗与长篇古诗,犹如一篇诗体的传记或墓铭。从结构看,历代悼亡诗则多以今昔联想对比为基本模式,同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色。对悼亡诗从叙事手法到呈现形式、言语结构等的全面梳理,可以让这一文学现象的价值得以挖掘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