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硝烟散尽》属于纪实文学,史料多与2012年央视1套播出的6集纪录片《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重合(作者插话:他们的材料是军委给的,我的材料也是军委给的,军委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库)。纪录片在先,小说在后,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纪录片可以提供历史见证人、直观的视觉档案、生动的历史细节,为什么还需要用文学,包括将来可能用电影和电视剧来再现这段历史?用文学讲述这段历史的必要性是什么?这是我讨论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