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水量和密度对无膜棉生长性状及结铃分布的影响

作者:陈雪梅; 刘强; 李同蕊; 王冀川*; 高振; 石元强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5(01): 12-19.
DOI:10.13320/j.cnki.jauh.2022.0003

摘要

为了明确灌水量和种植密度对新疆无膜棉生长指标、结铃特性的影响,设置了以主区为灌水量(W1:3 000 m3/hm2,W2:4 500 m3/hm2,W3:6 000 m3/hm2)、副区为种植密度(M1:29.24×104株/hm2,M2:26.32×104株/hm2,M3:23.92×104株/hm2,M4:21.93×104株/hm2)的2因素裂区田间试验,研究灌水量和密度对‘中619’无膜覆盖栽培下的农艺性状、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膜棉株高、茎粗、叶片数、节间数、果枝数均随密度增大而减少,第一果枝着生节位和高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加。灌水量增加显著促进株高、茎粗、叶片数、节间数、果枝数、第一果枝着生节位和高度的增加;(2)随密度和灌水量增加单株干物质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M3处理和W2处理最大,且随生育进程差异更明显,并最终主要表现在生殖器官干物质所占比重方面,絮期W1和M4处理的生殖器官所占干质量比例最大,但与W2和M3处理差异不显著;(3)增加密度或减少灌水量,下部果枝棉铃和内围铃增加,中、上部果枝铃及外围铃减少。在适宜的灌水量(W2、W3)和种植密度(M3、M4)下无膜棉产量较高达5 054.95~5 721.67 kg/hm2,其结铃分布比例为下部∶中部∶上部=4.1~4.9∶3.5~3.7∶1.6~2.1,内围铃:外围铃=6.4~8.3∶1.7~3.6。以上数据为无膜棉高效生产研究及技术推广理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