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河北省一般居民心理焦虑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3月1~6日,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自编调查问卷,通过网络问卷和电话访问等无接触调查方法开展调研,分析调查对象的心理焦虑情况,并使用Amos21.0进行信效度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4241份,90%以上被调查者存在中度到重度焦虑的情况,且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所在地区的调查对象心理焦虑情况较三周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方程路径分析显示,"对新冠肺炎了解程度(F1)"对"心理焦虑变化(F4)"总效应为-0.122,"预防措施掌握情况(F3)"对"心理焦虑变化(F4)"直接效应为0.06,"积极的应对行为(F2)"对"心理焦虑变化(F4)"直接效应为-0.39,同时"心理焦虑变化(F4)"也对"积极地应对行为(F2)"产生直接影响,直接效应为0.31,模型拟合良好,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有意义。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河北省一般居民普遍呈现出中到重度焦虑,积极的应对行为可以有效减轻疫情带来的焦虑感,且这种变化是双向促进的,即随着心理焦虑性感的降低会进一步产生积极的应对行为。对此次疫情相关情况了解程度和预防措施掌握情况也对心理焦虑情况有着影响,了解越充分、预防措施越到位,越不易产生过度焦虑的情况。有关部门在应对类似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要做好健康知识宣教工作,普及预防措施,为居民树立正确的防疫观念,从而减轻居民个人的焦虑心理,降低社会恐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