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哲学与艺术

作者:刘聪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6(03): 24-29.
DOI:10.19496/j.cnki.ssxb.2022.03.005

摘要

哲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是贯穿西方思想演进的古老论题之一,其初显于古希腊诗—哲之争,完善于近现代欧陆哲学体系的更迭,并最终延伸入当代哲学的视域。在形而上学终结论与艺术衰退论盛行的当代社会,对两者内在关联的探讨从未停止。基于尼采与海德格尔哲学,意大利学者瓦蒂莫认为,艺术不仅未在哲学的现代性遭遇中失去其形而上的韵味,反而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真理建立了位置与场所,为后现代哲学的重构提供了机遇。巴迪欧宣告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终结论的终结,号召哲学应主导一场向柏拉图主义的回归。他革新了对柏拉图哲学的解读,捕捉到了一种基于多元性角度进行思考的哲学。当代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应从诗人时代的“缝合”中解脱出来,实现两者的“解缝”。由此,巴迪欧哲学呈现出了与诗化哲学不同的另一趋向:任何艺术主张都不应致力于将哲学变为美学,而是应将自身作为哲学地图不可或缺的前提,以此恢复哲学的本来面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