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季风区最近1000 a石笋δ18O空间变化特征及气候意义研究

作者:鄢应燃; 刘睿恺; 杨勋林; 吕春艳; 张日萍; 张瑞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04): 98-104.
DOI:10.13718/j.cnki.xsxb.2021.04.017

摘要

利用重庆市丰都水鸣洞石笋NSM03精确定年数据和δ18O数据建立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结合其他已经发表的亚洲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探讨洞穴石笋δ18O值过去1 000 a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结果显示:亚洲季风区石笋δ18O值过去1 000 a在空间上呈现出与大气降水δ18O值相似的纬度效应和海陆效应,石笋δ18O值沿水汽输送路径不断衰减,逐渐变轻,表明印度洋是中国季风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区;水鸣洞NSM03石笋记录与南亚季风区瓦什卡洞的WBS石笋记录以及中国藏南波密-林芝地区的树轮记录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也进一步地表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亚洲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在过去1 000 a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化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这表明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不一定都能指示当地降水量的变化;因此,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主要指示是东亚季风环流的信息,当东亚季风环流强的时候,季风区石笋氧同倍数偏轻;反之亦然.

  • 单位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