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雌二醇(E2)、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胱抑素C(Cys C)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中围绝经期诊断标准,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高血压诊断标准:选取100名为围绝经期高血压组,100名为围绝经期非高血压组,采集并记录所有入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年龄、吸烟史、饮酒史、BMI及病史情况,测量记录血压,完善包括E2、CRP、FIB、Cys C、FPG、TC、HDL-C、LDL-C、TG等生化指标。结果围绝经期高血压组与围绝经期非高血压组相比,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中年龄、吸烟史、饮酒史、BMI、FPG、TC、HDL-C、LDL-C、TG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2水平较低,差异显著(P<0.01),在围绝经期高血压组(n=100),E2分别与CRP(r=-0.512)、FIB(r=-0.211)、Cys C(r=-0.278)呈显著负相关,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E2(OR=0.859,P<0.01)、FIB(OR=2.506,P<0.05)与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独立相关。结论 (1)E2水平的下降、CRP、FIB、Cys C水平的上升在围绝经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2)围绝经期女性E2水平的下降可造成CRP、FIB、Cys C水平升高,从而促进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发生。(3)E2的变化及炎症反应、凝血系统功能异常等共同参与了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4)E2是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保护因素,FIB是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