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地区莽椒细菌多样性及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分析

作者:崔梦君; 王玉荣; 葛东颖; 张振东; 刘欣; 郭壮*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46(04): 106-112.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2749

摘要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莽椒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7株分离菌全部为乳酸菌,且16株为乳杆菌。在门水平上,Firmicutes(硬壁菌门)和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绝对优势菌门,累计占比为99. 39%;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41. 37%)、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16. 64%)、Weissella(魏斯氏菌属,14. 96%)、Enterobacter(肠杆菌属,5. 04%)、Pediococcus(片球菌属,2. 48%)、Klebsiella(克雷伯氏菌属,2. 40%)和Bacillus(芽孢杆菌属,1. 33%)。从MG-RAST数据中下载湖北省当阳地区鲊广椒测序数据,进一步对莽椒和鲊广椒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基因功能和表型结果表明,莽椒中细菌在生长繁殖等方面显著较低,而在革兰氏阴性菌和致病潜力的相对强度上显著较高。相关性检验发现优势细菌属对碳水化合物代谢、核酸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知该本研究对后续乳酸菌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产业化推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 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