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灌注指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迎鑫; 邵腾皓; 董文敬; 苏丹; 于占彪; 吴佳骞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 32(06).

摘要

最新脓毒症休克指南提出, 推荐使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作为复苏指标, 使得CRT、花斑评分、外周灌注指数等参数再次回归人们视野[1]。其中, 外周灌注指数(PI)是脉搏血氧仪的衍生参数, 表示外周循环搏动部分和非搏动部分的比值, 可以作为外周灌注指标[2], 它测量简单, 易于解读, 无创连续。PI反映两个主要决定因素:心输出量、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平衡, 在危重患者中, 交感神经兴奋常占主导, 导致PI降低[3], 所以PI能够为临床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可以预测预后、指导循环管理、预测脱机等。

  • 单位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